[日期:2021-06-02]
文章来源:宣传处
作者:四川新闻网


 

1.jpg

 

5月27日,省政协十二届第十四次常委会召开,围绕“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专题协商议政,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省政协主席柯尊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田向利,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洪波参会。副省长叶寒冰向大会通报我省科技创新有关情况。12名省政协常委作大会发言,围绕会议主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省政协常委、民盟省委常委、省统筹城乡研究会会长罗友平作《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推动我省数字农业发展》发言,会后接受专访。

 

2.jpg

 

数字农业是我省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而科技创新是数字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请谈谈四川数字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我国农业在经历了人力和畜力为主的传统农业(农业1.0),以广泛应用杂交种和化肥、农药的生物-化学农业(农业2.0),以农业机械为生产工具的机械化农业(农业3.0)之后,正向以信息为生产要素,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农业(农业4.0)迈进。

据测算,全国农业数字经济规模2025年将达到 1.5万亿元左右。我省正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数字化赋能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助推四川数字农业强省建设。

我省出台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方案》《“十四五”农业农村信息化方案》等,建设四川省数字三农大数据信息平台,制定了 3231个指标,基本实现“6个一”平台目标。即:“一套指标体系”整合统揽三农数据、“一个平台”集成组装数据、“一张地图”读懂数据、“一个口径”输出数据、“一套制度”管好数据、“一个中心”调度数据。省星级农业园区将“视频监控、信息化场景应用、农产品电商销售、益农社为农服务”四大建设任务纳入考评体系。《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建设技术规范》为全国首创,正申请为行业标准。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数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不足;二是全省性和全产业链数据共享平台未建立,信息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数字农业建设规范或数据传输标准,各平台之间未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数据分散不统一,物联网设备与管理平台之间无法共联共享,信息孤岛现象突出;三是开设数字农业专业的高校较少,数字农业管理应用人才缺乏;四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不够充分,成果应用占比相对较低,科研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不完善;五是财政投入数字农业较少,地方财力投入相对薄弱,整合撬动资本投入机制尚未建立。

3.jpg

 


夯实科技创新对数字农业的支撑,应采取哪些举措?

 

第一,强化顶层设计。一是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以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新基建等国家重大战略和规划相衔接。二是出台《四川省“十四五”数字农业发展实施意见》,将数字农业纳入乡村振兴、星级农业园区的考核体系,选评“四川省数字农业示范园区”;紧紧围绕县域发展实际和优势,制定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专项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与数字乡村建设同步发展、有机融合。三是探索制定“四川数字农业总体规范和数据传输标准”“四川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建设技术规范”,形成可共享、可应用的标准数据,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推进多部门涉农信息、涉农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应用。四是创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把数字化深度融入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各领域。

第二,构建全省“三农”大数据信息平台。一是建设基于大数据的“三农”信息资源平台,构建农业资源相关数据库,将县域数字农业建设与省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无缝对接,促进农业资源数据挖掘、分析、预测,使涉农数据真正服务政府决策、服务农户需要、服务企业开发。二是围绕县域主导特色产业,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消费等关键环节加快数字化改造,整合以重点农产品全产业链为主线的“条数据”和数字平台的“块数据”,条块结合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循环体系,释放更多数据红利。三是探索农业大数据应用场景,以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为主,利用现代信息推动传统农业数字化改造,发展文创农业、康养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农业私人定制等基于互联网的农业新型经营模式。

第三,构建数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强化技术创新与软件集成。构建技术攻关、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创新平台,重点支持数字农业科技攻关,积极推动成熟技术推广应用。二是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工程,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信息采集技术体系、大数据智能处理分析体系、智能化决策与管理体系,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的集成应用,打造精准农业、智慧农业。三是建设“国家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和专业分中心”,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开展数字农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大对科研成果的认定和推广力度,加快数字农业成果转化应用。

第四,加大农业智能装备应用。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和先进适用智能化农业装备,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针对农业产业链中劳动密集的环节,加快发展大田作物精准播种、精准施肥/药、精准收获等智能装备,设施农业育苗移栽、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智能控制等智能化装备,设施养殖中环境控制、精准饲喂、疫病防控等智能化装备,以及农产品加工、冷鲜物流智能化设备。

第五,创新保障机制。一是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整合资源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数字化建设,建议财政引导成立“四川数字农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力量、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投入数字农业科技创新与建设。二是推动建设“四川数字农业发展联盟”,搭建共享平台。三是加强对“农业+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加快从高校毕业生中进行定向招录农业信息化方向的人才从事农业数字管理工作,支持高等院校开设数字农业专业,配套人才下乡保障政策,通过加强农村地区成人网络教育和基层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实现精准滴灌,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加快新技术赋能催生“新农人”,促进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