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文章来源:宣传处
作者:川盟宣


四川省人大代表、南充市政协副主席  黄雪梅(图右)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作为家庭、学校、社会等现实世界的延展,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的新环境,但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特别是网络游戏和网络不良信息,并因此而引发的违法犯罪事件,在有的县(市、区)时有发生。为帮助未成年人更好地利用网络,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打造“合理用网、健康用网、安全用网”环境,我深入部分乡镇、社区、学校、网吧等调研,通过调研发现,这些地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及安全存在触网低龄化、沉迷普遍化、方式多样化、防控复杂化等现象,这已成为家庭之“痛”、学校之“忧”、社会之“患”。

一、未成年人网络使用及安全的现状和问题

据调研,目前,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约为65.1%,未成年人手机拥有率约为58.6%,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比例高达98.6%;这些地方4%的网吧上网上员为在校未成年人,1%为非在校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中的90%为留守儿童。未成年人上网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及节假日期间,每天上网平均用时在3小时左右。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在为未成年人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安全隐患。

(一)儿童触网低龄化严重。

调研数据显示,超过15%的幼儿(1—3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学龄前儿童(3—6岁)使用网络时间超过30分钟的儿童约占31%,5岁时使用网络时间超过30分钟的儿童达到40.9%。11%的7岁儿童进行过网购,21.3%的7岁儿童在网上发布图片、视频或文字,一些儿童3岁就开始使用QQ和微信,10岁时微信接触率达到65.9%。儿童“触网”年龄越来越小,触网时间越来越多,过早、过长时间的接触网络增大了儿童患近视的风险。据一家医院眼科医生介绍,近三年10岁以下儿童近视眼检出率分别为8.3%、10.5%、12.7%,儿童近视低龄化的情况呈上升趋势。

(二)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调查发现,有的检察院护航成长平台已有132名在校未成年人患“网络成瘾综合症”,其中因沉迷网络游戏的患者占比达95%。网络中良莠不齐的收看内容,缺乏理性的自身消费、难以应对的网络暴力等让未成年人误入歧途、身心受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包括:因沉迷网络的盗窃案件,因利用网络黑客破解食堂收银系统的牟利案件;因浏览黄色网站的强奸案件等。据不完全统计,利用网络实施犯罪和受网络不良影响诱发犯罪以每年2%速度增长。

(三)网络侵扰普遍化、隐蔽化。

网络侵扰是指利用网络对他人的名誉、心理、情绪和精神等方面的侵犯和骚扰。据调查数据显示,35%左右的未成年人在网络上遇到过色情信息骚扰,遭遇场景包括QQ、微信等社交软件及短视频等;遇到网络诈骗信息比例约为40%,遇到网络欺凌的比例高达70%,遇到网络校园贷诱导比例近20%。面对网络侵扰,未成年人安全分辨意识弱、风险防控手段少;遭遇网络侵扰时,未成年人与父母、老师沟通的比例均不足10%,一旦出事,就是大事。

(四)网吧违规经营禁而未绝。

据调查发现,仍有极个别网吧业主受利益驱使,未严格执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实名上网”制度落实不够到位;极个别网吧业主为牟取更多利益,提供“吃喝玩睡一条龙”服务,通宵滞留网吧情况时有发生。同时,个别网吧业主不坚持甚至停止使用网吧安全管理软件,致使未成年人可以随意浏览内容不健康、暴力色情等网站以及玩任何游戏,让他们成为网吧常客,严重影响其学业和身心健康。

二、未成年人网络使用及安全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在互联网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从出生、懂事起,就浸润在互联网环境中。未成年人“知网、懂网”,但不“善于用网”,导致其上网安全缺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及其他移动终端已走入日常生活,网吧已不再是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唯一途径,客观上为其上网提供了便利条件。据调研发现:

——52%左右的小学生、约80%的中学生、90%以上的高中生拥有手机,智能手机在未成年人群体中的普及,大大提前了他们“触网”和“触屏”的年龄。

——“不移动”的生活方式正在渐渐养成,手机已成为20.7%受访学生的唯一陪伴。

——许多孩子习惯于在卧室里用手机上网,上网行为更个人、更私密,受到的监督也更少。

——使用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的时间也更长,更容易沉迷网络、不能自拔。

——暴力倾向不断滋生,网络色情及诈骗时常遭遇。

(二)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低。

互联网已成为当代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网络素养短板显著。

一是应用重心偏移,侧重娱乐休闲。调查数据显示,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目的中,玩游戏、聊天、看直播、娱乐等占比高,分别为95.6%、72.3%、60.1%、50.9%。

二是自律意识薄弱,自控能力不佳。调查显示,70%以上的未成年人会因聊天、游戏、娱乐等而忘记时间,在以学习为目的的上网活动,有80%的未成年人会被娱乐休闲等内容吸引,而耽搁原来的计划。

三是安全意识淡薄,防控能力不足。调研显示,未成年人中近83%认为上网比较安全,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在微信、微博、QQ等个人空间公布,32.3%的未成年人习惯于通过网络结识新朋友。

(三)家庭学校监管缺位。

一方面,家庭教育主体缺位。据调查了解,家长“机不离手”,却督促孩子不要玩游戏现象在50.1%受访家庭中普遍存在,61.3%受访家长甚至把手机当作“带娃神器”,同时家长未教会孩子正确上网和控制其上网时间,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手机带娃”现象愈发普遍,长时间玩手机已成为留守儿童的“流行病”,给他们以后沉迷网络埋下隐患。

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引导缺位。调研显示,一些小学从1年级起,各班级就要求每位家长用手机下载某某APP,每天作业完成后上传照片和视频,或将照片和视频上传至班级QQ群、微信群进行统计,电子作业增加了使用手机的时间,学生极易患上“手机依赖症”,容易导致他们沉迷于手机不能自拔,对此学校教育引导跟进不力、不及时。

三、未成年人网络使用及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网络是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限制和剥夺他们合理使用网络,是一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的事。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提升其网络素养亟须家庭、学校、政府部门等方面共建共治。

(一)家庭须有效监管。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正确上网习惯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要言传身教。家长要努力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合理控制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拒做“屏奴”、不做“低头族”,给孩子做出正面表率。

二要正确引导。禁止子女进入网吧,给手机、平板电脑等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在家为他们营造安全健康网络环境,与他们在上网时间和内容等方面进行约定,并引导他们探索网络的积极用途。

三要情感关爱。家长要弱化说教和指责,及时适时进行情感陪伴和心理疏导,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多些时间陪伴孩子,多带子女到户外亲近大自然,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户外活动,多和孩子一起玩耍。

(二)学校须正确教育。

学校是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育的主阵地,教育引导他们安全、科学、合理用网等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要强化课程培育作用。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依托,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及手机网络,提升他们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提高他们使用网络的自律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要发挥活动涵育作用。学校要充分利用大型活动、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站等多样形式,做强正面宣传,培育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同时充分利用家委会,家长QQ群、微信群等载体,加强对家长的辅导,提升其网络素养。

三要营造绿色网络环境。强化学校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等场所的管理,坚决防止不良信息侵入校园网络;并对教师在校期间使用电脑、手机等提出具体要求,使其在网络使用中为学生作出表率。

(三)部门须强化管理。

构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健全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的现实需要。

一要加强网吧管理。文广旅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应牵头联合检察院、公安局、教科体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坚持人防与技防并重,加强网吧日常监管巡查,对违规经营行为“零容忍”。

二要加大净网力度。公安局网安大队应进一步加大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巡查、处置力度,重拳打击涉网色情、暴力及校园贷等违法犯罪,积极开展各类净网专项行动,净化网络环境。

三要强化政策执行。教科体局要督促学校落地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的通知》(教体艺〔2018〕3号)文件精神;各学校要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适当增加信息技术课程;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落实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国新出发〔2021〕14号)精神;各网吧要严格履行2021年9月,在国家主管部门指导下、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与会员单位以及相关游戏企业共同发起的《网络游戏行业防沉迷自律公约》,用实际行动体现游戏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共同为广大未成年网民撑起一片网络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