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8]
文章来源:宣传处
作者:川盟宣


郭红梅

省人大代表、民盟省委直属巴中总支主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川小宣:郭代表,请问加强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是什么?

郭红梅: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今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铸牢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核心素养,构建中国特色劳动教育实施体系,也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

川小宣:请介绍一下现在劳动教育体系存在的短板。

郭红梅:近年来,劳动教育快速发展,各地积极探索与落实,呈现出多点开花、欣欣向荣的态势,伴随劳动教育改革推进,各地陆续出台劳动教育实施意见,但构建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仍存在短板,从全国看,有调查结果显示,一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滞后。劳动课程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开发,“片面化”强调通识教育,学校的劳动课程“表里不一”,加之劳动教育涉及安全保障,忽视综合实践,劳动教育课程核心素养在操作层面上缺乏指导意义。二是劳动教育课程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足。劳动教育课程缺场地、缺师资等现象普遍,课程实施缺乏应有的资源支撑。三是劳动教育课程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现行劳动课程既无评价指标,也无操作规范,无法对教师和学生形成有效评价。

川小宣:请问您有哪些相关建议?

郭红梅:

一、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劳动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一是多路径着力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建议国家学位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推动建设劳动科学(或劳动学)一级学科,拓展拓宽专业建设的学科基础,整合具有不同学科优势的培养单位的力量,积极探索跨学院甚至跨校合作模式,鼓励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尽快设立相关学科点,在硕士或博士层次上培养劳动教育专业研究生,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对标《意见》及《纲要(试行)》,建议综合性大学特别是师范类大学开设中小学综合实践专业(教育方向),建立和完善劳动教育专业化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师资队伍,教师资格证认定机构把“综合实践”作为单独一门课程,设置劳动与技术教师资格证准入制度,强化劳动教育专业的师范类人才培养。二是加强专兼职的技能型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中小学、中职学校、高等院校劳动教育师资交流共享机制,由教育部组织相关部门考核实施劳动教育从业资格证制度。教育主管部门要健全省、市、县、校四级教研体系,创新开展劳动教育教师教研和培训活动,动态提升专业化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素养。加强区域学科调研,鼓励转岗而来的劳技教师提升学历和专业素养并给予支持。建立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具有实践经验的担任兼职劳动教育课教师人才库。

二、加强劳动教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一是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以《劳动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制定出台省级地方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施标准,指导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让基层学校有“章”可循。申请教育部指导协助,加强对省级教育部门或其直属教科所编写教材的统筹审定工作,动态对《劳动与技术》教材进行统筹校订。鼓励有条件的地级市人民政府协调教育局、教科所和文广旅局等相关单位参与编写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建立劳动教育资源库,鼓励各地各校把优质劳动教育经验上传至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共享平台。二是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放共享平台。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国家教育财政资金专项拨付用于建设专业配套的劳动技术教室、实验室。深化成渝地区劳动教育交流与合作,协同推进区域劳动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共建共享。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对劳动资源进行整合、重组,鼓励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司通过捐款或提供劳动场地,以充足的社会劳动资源支撑和保障育人目标的实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指导扶持学校打造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制定劳动教育清单,开设和发掘特色劳动教育课程。鼓励各地各校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打造乡村振兴的劳动主题教育基地或新农村教育实践基地。

三、构建良性互动的劳动教育合力。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对标《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着手制定评价指标和操作规范,倡导构建全面育人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进行劳动教育课程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改革,形成“五育”融合的育人体系。省一级尽快建立专项督查评估机制及完善督导办法,分阶段分区域加快开展劳动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目标督导,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及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劳动实践组织、教学指导、保障措施等情况进行指标量化督导。督导结果向社会公开,作为衡量区域或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对被督导地方、部门和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二是加强联动安全风险防控。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及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各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指导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在场所设施选择、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