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4-04]
文章来源:民盟泸州市委
作者:王少军

“我已经是快九十岁的人了,但我热爱盟组织,我参加组织活动如果发生意外与组织无关,特此承诺交民盟组织。”这是民盟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支部退休盟员吴泽桢亲手撰写的一份交给支部的承诺书。吴老现年已87岁高龄,这份手写的承诺书,寥寥几句,却道尽了吴老对盟组织的热爱和为他人着想的高尚情怀。这份承诺书还为吴老三十五年的坚守作了见证:见证他不忘初心,三十五载从无一次缺席支部组织活动的坚守。

吴老1932年9月生于泸州,1958年南充师范专科学校生物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叙永师范,担任生物学、化学、体育等学科教师。1972年调入泸州教育学院(现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担任学报编辑、科研处副处长等职务。1985年加入民盟,历任支部委员、支部主委等职务。

1972年调入泸州教育学院后,吴老开始接触到民盟组织。经过多年的深入了解及与老盟员的学习交流,他对民盟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于是,他坚定决心申请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吴老正式入盟时已五十余岁,入盟初他就给自己许下了一个简单而又长情的承诺:做一名合格的盟员,参加每一次组织活动。这句承诺伴随着他从一名普通盟员到支部主委,再到退休盟员。

1991年,吴老被选为支部主委。作为主委的吴老深知,组织生活对每个盟员的成长与发展都极为重要。盟员参加组织生活,不但可以提高政治意识、思想觉悟,提高建言献策的水平,而且可以增加对组织的归属感。为了激发支部同仁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生活的有效性,吴老下了很多功夫。通过与支部成员的广泛交流,吴老得知,许多盟员刚入盟时,参加组织生活的热情很高,但随着时间推移,热情就会慢慢降温。有的参加组织生活只是碍于情面、走走形式,有的干脆找借口缺席活动。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大家觉着,支部组织生活往往都是在支部这个小圈圈里进行,而支部盟员同在一个学校,从事着相似的工作,理论水平也大体相当,这样一来,大家聚在一起,非但并不能产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良好效果,反而感到这个圈圈太小,圈子里头太单一了,甚至会觉着组织活动无非就是聊聊天、走走路、吃吃饭。“病根”找到了,吴老意识到,要改变这个局面,当务之急就得打破支部的孤岛状态,使组织生活走出封闭的小圈圈。

为此,吴老开了“两剂药”:头一剂是“联合组织生活”,组织学院民盟支部与兄弟民盟支部一起过组织生活。在他的组织下,学院民盟支部先后与泸州医学院民盟支部、盟市委机关综合支部等多次联合开展组织生活。孤岛打破了,组织生活的圈子扩展了,各支部成员知识结构与工作经验差异大了,支部与支部、盟员与盟员对话交流就多了。组织生活活起来,盟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热情自然也就不会消退。

第二剂是“重温民盟历史”,借用盟市委的图片资料,开展盟史展览。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吴老虽是学生物出身,但他深知历史的重要。民盟有着自己的光荣历史,民盟历史上涌现出很多杰出人才。要是能够把盟史展示给大家,把盟史中蕴含的宝贵精神资源挖掘出来,组织生活的内容自然不会局限于眼下,会丰富很多。带着这个想法,吴老到盟市委借用了大量有关盟史的珍贵图片资料,会同支部支委,精心梳理,悉心策划,在学院开展盟史展览。展览期间,吴老亲自担纲解说员,为支部新老盟员细数民盟先贤的光辉事迹。通过盟史展览,打开历史之门,支部同仁不但有了自豪感,而且有了历史感和使命感。自然,支部组织生活的封闭单调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如今,吴老的两剂药已经成为民盟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宝贵经验。

支部组织生活是支部成员提高学习的重要途径,可组织生活之外呢?毕竟,组织生活不是唯一的途径,而且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生活,组织生活在其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大家如果只是组织生活时刚刚提高,日常生活中统统放下,那么提高学习就不能落实落地。长此以往,组织和个人的发展势必都会出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当年作为支部主委的吴老想了很多。

考虑到学院支部成员有能写会画的优势,吴老组织支部盟员办起了板报《纤夫论坛》。板报紧随时代步伐,密切关注学院发展动态,及时解答思想疑惑,提高了盟员的组织观念,推动了学院的发展,得到学院党政和盟市委的肯定。针对支部盟员多为教师的特点,吴老提出盟员更当为人师表,树立三个良好形象,即:在教学业务上要有本领过硬、教学效果良好的形象;在生活作风上要有为人端庄、作风正派、待人诚恳的形象;要始终保持遵纪守法的形象。得到了盟员的积极响应。

吴老觉得,作为主委就应该尽心竭力,带活一个支部,书写一片精彩。这一点他做到了。同时,他又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民盟的主委绝不是什么领导官员,为支部服务是主委分内职责,自己决不能受社会上恶劣风气的影响,以主委自居。吴老常说,主委不能光是指挥,同样的工作,主委应该干得更多做得更好。

民盟市委、学院组织的“三下乡”活动一般都放在暑假。考虑到天气炎热,路途遥远,许多时候大家都采取轮流制,可每次上报参加人员名单时,吴老总是悄悄把自己的名字填在其中。“三下乡”的队伍里总是有吴老勤勉的身影。后来大家发现这个情况,都劝吴老说,天热路远,你年纪又大,还是在家休息吧。吴老却说,咱泸州的夏天,哪儿都热,投入工作能止热。

为进一步提高工人的文化程度,学院民盟支部在邻玉场办起了“工人夜校”,由学院盟员教师对工人同志们进行文化课的传授。邻玉远离市郊,交通殊为不便,加之上课时间又都在晚上,这对于白天授课任务已经很重的盟员教师而言,的确不容易。更何况,许多年轻盟员教师刚刚结婚生子。看到这个情况,吴老第一个站出来,承担了夜校理科的大部分授课任务。在他的引领下,不少老盟员也主动请缨。夜校如期开班并圆满结业。

吴老是个老泸州,对泸州的山山水水充满着感情。由于自己的专业是生物学,所以他特别关注泸州自然环境的变化。退休之前,吴老曾加入“泸州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并担任常务理事及科技组组长,3次在年会发表论文:《浅谈农业益鸟》《鼠害与生态平衡》(以上两篇被《四川农业》转载)、《沱江鱼类的变迁》。退休之后,他热忱不减,继续关心生态环境。有一年,吴老看到忠山公园里移栽的许多树木纷纷枯黄,有些甚至枯死。经过仔细分析,他发现是移栽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它们的排水和透气问题造成的。为此,他迅速撰写建议书给公园管理部门,详细陈述自己的分析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听取了吴老的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避免了国家财产损失,保证了绿化实效。如今,每日出去走走,看看周围花草树木的长势,成了已近九十高龄吴老的习惯。女儿怕他操劳过多身体吃不消,劝他少管点闲事。吴老总是眼睛一瞪:“闲事?泸州是咱的家,家里的事儿不能叫闲事。”

不少盟员限于身体或家庭原因,退休后就少有参加支部活动,他却从不缺席,并且每次均早早到达活动地点等候,为新进盟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自吴老进入80岁高龄以后,支部曾专门派人和吴老家人商量:虽然吴老依旧健步如飞,为了吴老的人身安全,支部组织活动是否就不再邀请吴老参加。吴老知悉后,很是生气,一方面专门给支部主委联系,表达自己参加组织活动的强烈意愿;另一方面在家人面前表达了自己必须参加组织活动的强硬态度。于是,支部每次活动均邀请吴老参加,而吴老家人为确保吴老的安全,每次均派“保镖”(吴老女儿)陪同。

及至2018年,已经87岁高龄的吴老行动不再似往日那般行动自如。为此,支部召开支委会,专题讨论退休高龄老盟员参加支部组织活动问题(支部有70岁以上老盟员3名,80岁以上老盟员4名)。出于对高龄老盟员出行安全问题的考虑,支部决定开展定期慰问活动,但不再通知高龄老盟员参加组织活动。当支部将支部决议通知吴老后,吴老随后就将那份看似简单却又厚重的承诺书送到了支部,在消除支部顾虑的同时,再次表达了自己对盟组织的热爱和继续参加组织活动的愿望。

从入盟到如今,吴老有两份承诺,一份给自己,一份给组织,两份内容不同的承诺,却表达着同样的对组织的热爱之情。三十五载,从一名普通盟员到支部主委,再到退休盟员,吴老始终坚守入盟时对盟组织的忠诚,不忘初心,从方方面面践行了一名盟员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