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5-16]
文章来源:民盟成都市委会
作者:民盟成都市委会

 

传承创新 砥砺前行

——记民盟成都市委员会常委、成都中医药大学妇科专家陆华

 

 

陆华,1964年7月生,湖南新化人,1994年6月加入民盟。研究员,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现任第十二届四川省政协常委,民盟四川省委员会委员,民盟成都市委员会常委,四川省女医师协会会长,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成都中医药大学刘敏如女科传承创新研究院院长,成都民盟医卫专家团团长。

从业32年,入盟22年,恪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使命与责任,努力学习民盟前辈们学有专长、甘于奉献、修德守法、淡泊名利、自尊自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并与本职工作结合,作为一名集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为一身的医务工作者,陆华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勇于担当,为中医妇科学的学科建设和祖国医学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病人心里,她是一位医德高尚、技术过硬的医生;在学生心里,她是一位治学严谨、开拓创新的老师;在职工心里,她是一位秉公办事、锐意进取的院长;在领导眼里,她是一位思维敏锐、执行力强的下属。

 

仁心仁德 悬壶有术

 

自1994年以来,陆华坚持稳定的中医药对女性生殖调控影响的研究方向,在总结川蜀妇科流派学术经验基础上,建立了中医药调控女性生殖的新方法、新平台,建立了符合中医药内在规律的临床生殖调控评价体系;推动了中医药在灾后再生育IVF-ET过程中的应用,建立了中医药联合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系列方案;创立具自主知识产权的社区适宜推广技术方案——“接绪疗法”并成功转让推广。陆华对每位前来就诊的病人总是尽量详细地了解病史,能中不西、衷中参西,耐心疏导心理、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及优化方案,努力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为了加强对外地及疑难病人的充分沟通,最晚的夜门诊达凌晨三点才结束,深受病员信任与喜爱,民间誉为“送子观音”。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作为国家人口计生委“汶川地震灾后再生育全程服务全国十人专家组”之中医专家、四川省人口计生委“汶川地震灾后再生育”中医组组长,陆华带领学科成员迅速启动了向地震灾区有成员伤亡家庭提供再生育全程技术服务项目,对灾区医务人员和计划生育服务人员进行了中医药促孕助孕及优生优育等培训讲座。2009年至2012年针对灾后失独家庭开展免费义诊,累计义诊病人3100人次。指导研究生完成了“灾区妇女盆腔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地震应激对女性身心影响的研究”,带领二附院职工先后与地震灾区14个市、县签订了《地震灾区有成员伤亡家庭免费再生育全程技术服务协议》,接受灾区再生育服务对象352人(176个家庭),纳入辅助生殖技术治疗90对(受孕50对),组织5位妇科生殖专家下乡40余次,对500多对再生育夫妇进行了一对一的生育力评估,数千个家庭因此收益。为此,被成都市、四川省评为“三八红旗手”。

 

传道解惑 模式创新

 

陆华1986年本科毕业至今,一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医院工作。作为一名中医药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方面,她注重多学科视野拓展、中西医临床思维养成,动手及沟通协调能力培训,深受学生爱戴。先后承担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中医妇科课程教学,任教研室主任期间,她策划并参与了妇科临床思维软件研发,组织建立了基于TBS全文检索系统构建的中医妇科数据库内网建设;任成都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期间所在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着力打造的“名师堂”讲坛至今仍深受学生喜爱。成功组建的实践技能培训的“模拟医院”成为教学评估时“亮点中的亮点”,现已成为国家考试基地。2016年,在陆华的推动下,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馆启动建设,2017年5月底,互联网医馆眼科率先开诊,实现了医生排班上线并通过图文视频问诊、教学,患者足不出户便可看上中医名医专家,这既传承了传统中医文化最精髓的医技,又对传统中医必须面对面近距离问诊的方式进行了颠覆性的革新。2017年8月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成中医互联馆震中开馆,在震后20小时内,打通线上绿色通道,由全国名师、全国首届名中医等组成的专家组顺利完成多项远程咨询、远程会诊任务,“互联网+中医”成为震区救援生力军,引发关注。目前,成中医互联网医馆不仅开通了国医大师的远程临床会诊带教,医联体的远程会诊教学,还开通了“黑山中国中医中心”互联网远程医疗教学活动,助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2000年至今陆华培养研究生122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105人),目前在读博士5人,硕士20人,国家级师承2人(在读),省级师承5人(在读)。作为学科带头人,她带领团队将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建设成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西部扶持重点学科、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并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优秀重点学科。

 

学术引领 自主创新

 

陆华在中医现代化的道路上身体力行,致力用现代语言表达并传承中医理论及临床的精髓,研究方向稳定深入。基于肾精不足是卵泡发育障碍的基本病机,提出补肾养精是基本治法,通过补肾精药物对干细胞定向分化作用研究、冻存后自体异位移植卵巢的存活能力和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影响等实验动物及人的卵泡调控研究发现其机制是通过调控NEIC-me网络实现;通过十年8000多例的临床研究,提出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靶向药效及方案优化研究是中药复方的有效评价方法。1998年以来,主持各级科研课题37项(其中,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科技部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部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财政部行业专项课题等国家级课题8项,厅局级以上课题29项),发表论文66篇(其中SCI论文10篇,中文核心期刊30篇),参编论著20部(副主编论著11部,教材3部),获得国家各级科技奖励6项(获中国女医师协会终身荣誉科学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论文及论著奖励6项。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其中转让2项,在临床应用4项)。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陆华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通过政协会议提交《关于加强大气环境治理 保障市民健康的建议》、《关于在成都大型医疗机构加强法律宣传的建议》、《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住宅物管的建议》、《关于加强健康科普宣传 提高市民健康素质的建议》、《关于建立健全家庭养老管理办法的建议》,《关于建立“中西医并重”的政策评价体系》等多项提案。(吴洁  米玲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