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2-22]
文章来源:民盟成都市委会
作者:民盟成都市委会

政协第十五届成都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期间,成都“十四五”规划是成都民盟政协委员们关注重点,大会期间举行了多次分组讨论。现将他们的发言摘录如下:


何立新:建议成都在“十四五”期间创办“打造全球性城市文化消费”大会。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可以创办和打造一个甚至多个具有成都特色、文化交流与消费融合的全球城市大会。这种特色文化节对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很有价值。成都可选题材不少,如全球城市街巷大会、美食大会、市花大会等,其中街巷大会可能最具条件和行业价值。成都已有的基础和“十四五”规划,让成都有可能成为全球城市历史文化消费特色街巷体系最完整、数量最丰富、内涵最深厚、影响最广泛的城市。创办全球城市街巷大会,成为全球城市街巷文化的交流集散地,街巷旅游的领头发布者、街巷消费的创新制高点,对提升成都世界城市的位次和能级将有极大支持。


彭倍:建议“十四五”期间,大力支持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加强成都市金融中心建设,特别是引进创投产业基金和优秀金融人才;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新经济等的扶持,特别是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吕晨钟:建议政府引导行业部门与高校联合培养专业硕士、博士,出台政策,实现高校与行业部门在师资、基地、资金等方面的共建共享,共同推进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避免专业学位变成学术学位的折扣版。目前的典型问题是专业学位的学生学术能力不强,应用技能也不强,日常教学中,专硕与学硕区分度低,配套师资严重不足,业界的第二导师基本不起作用。


张宁:经济基础与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相比成都经济的高速发展,精神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企业精神、人的素养、本土文化传承等有待提升。“十四五”有“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传承发展天府文化”的规划,非常好,建议将宝墩—三星堆—金沙串联成线,组织研究,挖掘讲好古蜀历史故事,将其纳入展示、宣传、传承和发展天府文化的内容中。探寻古蜀文化根脉,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成都文化根底、文化基因的支撑引领作用,塑造成都积极向上的人文、企业精神。


杨永红:老旧小区的改造要充分保留成都的历史文化记忆,加大多层建筑加装电梯的力度,借鉴上海经验,探索调整加装电梯表决比例,加装费用可提取公积金等办法,推动老旧小区电梯改造工作,解决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下楼难的问题。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高品质消费容纳载体,建议优化城市综合体空间布局,确立各区域综合体的位置和数量,推动对中心城区老旧综合体升级改造,提升品质。


陈伦全:“十四五”期间,建议积极探索推进中小学学区制管理和集团化办学,进一步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各个层面加大力度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到成都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让成都走向世界。


周中国:成都市“十四五”规划为我们描绘了宏伟蓝图,令人振奋向往。当前成都市的行政区划偏多、偏小,不利于高质量快速发展,特别是与国家“双城经济圈”战略实施不相适应。建议加快行政区划优先调整;加快撤市县升区进程,让成都市整体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李显军:“十四五”规划在具体措施方面,建议多考虑郊区新城的交通现状,特别是西控区域的交通实际,落地更有效的举措,提升中心城市与“西控”区域间的通勤效率,提升郊区新城的通勤效率。成都全城已经实现了轨道交通的连接与通达,建议在现有轨道交通枢纽站的基础上,在郊区新城加密轨道交通路网。同时,建议将BRT规划与建设提上日程,先实现郊区新城间、郊区新城与中心城市区或相关交通枢纽间的“公交高速化”,逐步实现交通公交化,最后终将“国际化大都市”架在轨道交通路网上。


徐震:认真学习了“十四五”规划,规划从目标到路径做出了完整的描述,从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方面,规划体现了全面性、前瞻性,坚持了系统观念,体现了以人为本、协同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给我们展现了城市综合发展的美好未来,充分体现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成都实践。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希望在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指导下,投身城市建设发展工作,履好职、带好头,为成都美好可期的未来奋斗。


高选彬:“十四五”期间,建议建设基于“5G万物互联”的智慧型社区养老示范区,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送”以及其他需求深度融合,全方位服务于社区居民。


张学春:在“十四五”规划刚要第十篇“全力打造高品质宜居地,彰显城市幸福美好生活价值”第一章第四节“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中除其他就业方式外,建议增加双元制培训就业方式;增加大学应届毕业生毕业前的就业创业法律法规、财务税务的专业培训。


彭小利:建议把天府文创城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传承发展天府文化,让天府文创城既是产业载体,更是天府文化传承、展示、体验对外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基地,让天府文创城成为成渝地区文化共建产业高地,天府文化走出去、引进来的桥头堡。


周海燕:“十四五”期间,建议加强规划实施过程评估,结合发展实际适时调整具体目标;在“十四五”规划工作中明确优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将提升各区公共服务水平目标具体化、项目化。


廖晓丽:“十四五”规划描绘了成都发展的美好蓝图,“十四五”期间,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将全面提升成都发展能极和综合竞争力。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将使成都立足于四川,辐射中西部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2035年远景目标和2050年远景展望未来,成都在2050年将成为五个中心,成为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


何丽:“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修改建议,在第三篇第三章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章节中,是否可考虑增加“扩大利用外资”独立成章。未来五年,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增强双城经济圈极核吸引外资的能力,彰显国际门户枢纽的城市品质。第三篇第一章第三节第28页,“夯实两岸平台开放支撑”段落,最后一句“打造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两个中心的提出不在一个层级,与城市发展目标中“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关系不够密切。第5节29页,建立投资中介服务“超市”“健全外资服务体系”,建议分为两个单独成句的表述。


伍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内容全面,涵盖了城市建设、社会治理、人文教育等方方面面。蓝图绘就,怎么去落实,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建议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宣传成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的远景规划,让人人都参与城市建设;系统梳理,形成时间表,明确责任人,明确完成时效,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可以顺利推动;建立监督机制,一段时间后,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员评价工作的执行效果。


陈辉: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4个五年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很全面务实,为成都未来发展提出了路径规划。尤其是在创新驱动交通引领发展方面浓墨重彩。建议:在创新驱动方面进一步拓展,形成科教产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在TOD的规划发展方面,要更加注重具备综合交通功能的TOD,集中高速公交、轨道交通等一体化融合平台,快速接驳、转换。同时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全力推进成都智能综合交通发展。在轨道交通路网建设的同时,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更专注、专业地引领发展,成都轨道交通2000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尤其是高端轨道交通产业,在国内占据龙头,引领优质发展。


徐孝:长期以来,成都市域被分为三个圈层,对社会的影响非常深刻,虽然官方认定一、二圈层都是中心城区,但在老百姓眼中,只有一圈层才是城区,其余都是郊区,这一观念不利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建议“十四五”期间,一二圈层深度融合,消除圈层界限。一是就学就医就业等政策要统一,二是适当的时候,启动一二圈层区域调整合并。


杨小卜:建议十四五期间进一步优化全市国土空间功能布局;出台婴儿优抚专项补贴政策,率先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政策调节范围,有效降低家庭的抚育成本,提升家庭生育意愿;进一步优化行政层级,完善基层治理;加快成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率达到29%以上;在成都全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应列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力争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实现成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化发展,为全国提供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的成都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