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26]
文章来源:民盟成都市委会
作者:民盟成都市委会

苦思冥想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杨尧尧

10月,阴雨天多,村里到处都是雾蒙蒙的,像罩在了一层浅灰色的纱绸里,但依旧有很多鲜亮的色彩,盛开的各色芙蓉花、挂满枝头的橙黄果子和随处可见的青草绿树,村民忙着在地里挖红苕、栽油菜、收黄豆。美丽的乡村,亲切的村民,怎么通过自己的工作让他们变得更好,我们有点愁。

image.png 

双井村自然地理条件一般,资源普通,山沟丘陵面积大;地处简阳市偏远乡镇地带,各项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结构单一,集体经济刚起步,规模小、基础弱、运营传统;劳动力流失严重,常住人口大多是老年人和学龄小孩……越了解村里的情况,心里越着急,我们叫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除了监测脱贫户、建设组织队伍、提升治理能力、服务村民群众等,发展乡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但我们一直没头绪。前几个月我们还有名曰熟悉基本情况的“挡箭牌”,驻村都快小半年了还是没啥idea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image.png

这些年,村委、镇政府、对口帮扶单位、前面的驻村队伍想了很多办法,做了许多尝试。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引进的公司企业,桑葚、柑橘、藤椒、川芎等种植,跑山鸡、小龙虾、大耳羊等养殖,还有羊肚菌、螺丝椒、西瓜等大棚种植,但总体上规模都不大、效益也一般,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也没培育出自己的特色产业。我们几个月就想搞出点“名堂”,还是低估了这项工作的难度。

 image.png

工作有难度,但也不能“撂挑子”,我们还是得尽力去做。邻近的村,有专门种水果的,葡萄、橙子、桑葚;有专门种蔬菜的,韭黄、甜椒、儿菜;有办厂的,酒厂、泡菜厂。我们村好像什么都沾点边,但又什么都没做起来。在跟其它各村交流过程中,我们留意到附近几个村都种了果桑,加起来面积还不小,有大概2500亩,除了每年采桑葚卖,也没做其它的开发利用。我们就想能不能在桑树上“做点儿文章”,比如养蚕、中药材供应、桑葚深加工等等,村上、镇上一通打听,显然我们不是第一个想到的。双井村去年引进了相关公司,以“村委+公司+农户”的模式,利用本村、邻村现有的桑树资源,发展僵蚕养殖,现在年消耗桑叶大概100吨,带动30余人就地就业,盈利30余万元。

 image.png

经过近两年的尝试,僵蚕养殖发展顺利,公司老板准备扩大规模。我们与村上、镇上、市上沟通,问政策、跑手续,最后在市规划局卡住了,他们解释说双井村大片的土地都是基本农田和未来规划农田,这方面的政策卡得很紧,批不到设施用地。缺设施用地,僵蚕养殖规模扩大成问题,老板着急,我们也急,毕竟这是个不错的项目,做好了确实能给村上带来收益。现在养蚕的场地设在前几年用的村委办公楼里,我们进去看过很多次,格局还是办公室的样子,每一间不大,养蚕设备放置和日常操作都显得很局促,还要楼上楼下跑,很不方便。我们入户走访时,发现村里异地搬迁安置区有一块约5亩的空地,咨询村委后得知是当年建安置房剩下的一块儿地,一直闲置着。我们就想能不能协调一下,把这块地用来发展僵蚕养殖。目前还在跟老板、村委、镇上联系沟通,希望能顺利推进。

image.png

一边关注着村里的僵蚕养殖发展,另一边我们也没闲着,参加镇上的工作会、片区学习会、驻村工作队交流会、帮扶单位调研会等等,学习、借鉴、请教,继续为村里的产业和集体经济发展想办法。缺设施用地,搞工业不现实,位置偏远、交通条件差,发展农村旅游观光也不太行,我们琢磨着还是只能走规模化农业的路子,接下来会朝着这方面加强学习和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