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9]
文章来源:《四川民盟》
作者:郑琼茹

人生有许多的第一次,它们是每个人的历史足迹和宝贵的人生经历。当这些第一次和社会发展历程有幸重合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不仅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更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见证和一份丰富。

凉山大学是我许许多多第一次的发生地,也是我的一生所归。作为第一届招收的凉山大学学子,我和凉山大学一起历练与成长;作为凉山大学的首届毕业生,经过自己几年的刻苦学习和母校教师们的辛勤培养,我收获了大学生涯的点点滴滴,更为幸运的是,我也加入到凉山大学的发展历程中,成为第一批留校任教的毕业生,从此,我和凉山大学休戚与共、同舟共济。我不仅见证了母校的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成就与辉煌;我也亲历了母校二十多年后最后一次毅然的转身,带着些许的遗憾和淡淡的感伤,把整个心身都融入到西昌学院的发展历史进程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三个夏天,一所办学模式特殊而意义深远的大学在西昌邛海之滨悄然孕育。是中共中央、国务院(1983)34号文件“民主党派智力支边”的号召为凉山大学颁发了“准生证”;是州委书记施家明和民盟盟员鲁承宗、余卓群、邬英伟等“七君子”为凉山大学规划了蓝图;是凉山丰富的资源和民族地区迫切的人才需求为凉山大学提供了施展的舞台。

1983年冬天,按照民盟四川省委部署,民盟重庆市委(其时重庆还未成为直辖市)和民盟西昌市委的领导和专家经过勘查、设计和规划,向中共凉山州委正式提出建校规划。州、省、教育部一路放行;土地、资金、规建“众人拾柴火焰高”。凉山大学的各项基建工作从一九八四年春天开始如火如荼的展开。是民盟和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催生了凉山大学的诞生,凉山大学的“呱呱坠地”开启了民主党派创办大学的先河,更是民盟倡导和开创了“民主党派智力支边”的先例。“凉山大学是中国新教育的一面旗帜”,凉山大学更是民盟“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一座里程碑。

1984年夏天,当我第一次踏进凉山大学的校门,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与彝族火把节、凉山大学成立和首届开学典礼喜相逢,我与凉山大学、我与民盟在冥冥之中注定要重合,“四喜临门”成为我一生中绝无仅有的第一次。

还记得我学的第一门专业课,工程制图;也记得我的第一位凉大老师王庆义,他的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对学生的耐心负责的态度让我记忆犹新;更记得我的第一位大学校长鲁承宗,专业、老师、校长伴随我的大学生活;知识、师恩、益友让我受益一生。

还记得我上的第一门课,工程制图,也记得我送走的第一批毕业生87道桥学生,更记得三十多年来,我的汗水是为了知识的传播,更是为了报答凉山大学和民盟对我的培养之恩。

1992年10月,当我正式融入民盟大家庭的时候,我知道,作为民盟的一员,盟员的身份既是我行使民主权利的保证,又是我对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先后担任了民盟凉山大学支部组织委员,凉山大学支部主委,西昌学院三支部主委、民盟凉山州盟州委老龄委员会主任,民盟凉山州委学习文史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务既是我为民盟基层组织建设贡献力量的机遇,又是我为盟员服务的平台;州政协常委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既是民盟为我提供的一个广阔舞台,又是组织和盟员对我的一份殷切期待。

2004年春,凉山大学与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昌学院,圆满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母校也第一次完成它的华丽转身。

作为凉山大学的首届新生和毕业生,对于母校的转制,我始终难以释怀,总有一丝奢望,希望凉山大学能够凤凰涅槃,得以重生。母校没有远去,她在我的血脉里流淌,她在我的记忆里永生。

我为凉山大学骄傲,是她培养了数千人建设凉山的“永久牌”人才;我与凉山大学一同奋斗与耕耘,有幸一同见证彼此的成长和转型;我以民盟事业为己任,甘为人梯、培养新人,只为事业永续、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