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决战取得全面胜利。为激励先进、鼓舞干劲,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发文表扬了2020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民盟乐山市委副主委、市中区副区长,峨边县副县长、援彝工作队领队朱丹被表扬为“2020年度省内对口帮扶先进个人”。
○有一个地方叫佳支依达
佳支依达在彝语里是“丝绸之河”,也是峨边彝族自治县的彝族名字。峨边位于川西南小凉山区,彝区、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叠加,是全省88个扶贫重点县之一,更是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历经“一步跨千年”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一度落后。虽因风景秀美、民族特色鲜明令人神往,但因山势险峻、地广人稀也让人怯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发,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是中国共产党沉甸甸的庄严承诺。按照四川省内对口帮扶工作的安排,乐山市市中区自2016年开始结对帮扶峨边彝族自治县。为此,前后有200多名市中区扶贫干部背起行囊、告别家人、远赴他乡,他们甘守清苦,默默守护大山,他们深入彝乡,已把他乡当吾乡。在两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滚石上山”的韧劲,拉开了一场与深度贫困的最后“决战”。
○这是一场特别的缘分
2020年初,朱丹同志刚刚从乐山市市中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的岗位上提拔任命为市中区政府副区长。那是一段让所有中国人都刻骨铭心的日子,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各地。作为分管文旅和农业的副区长,她脚不沾地的忙着关闭文旅娱乐场所、收留滞留在乐的游客、落实针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补贴、尽早恢复农业复工复产。
突然有一天,组织给她交待:“经综合考虑,决定委派你去峨边担任市中区援彝工作组的领队,挂任峨边的副县长。你的职责是完成所有市中区对口援彝项目,协助两地组织部门管理好援彝干部,以及完成两地党委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就这样,她成为了当时全省45个省内对口帮扶区县中唯一的党外干部领队,也是45个领队中仅有的2名女同志之一,和峨边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心里知道,这份职责的分量,峨边在2019年刚刚完成脱贫摘帽,2020年的主要任务是要继续巩固脱贫成效,坚决防止返贫,和市中区这种插花式扶贫地区有根本的区别,未来的一两年,怕是有不少的硬骨头要啃。
○我一定要把大家平平安安的带回去
刚到峨边,沿路都是初春山野特有的茂盛和蓬勃,疫情似乎没有给这个边远小城有太多的影响,街上依旧人来人往。援彝办的同志介绍,“我们市中区现在峨边常驻的有107人,加你一起刚好是108条好汉,很多干部在驻村太远了进城不方便,今天就只通知了一些县城的代表过来。”后来她才真正体会到这个“不方便”是什么意思,市中区最远的乡镇进城不过就半个小时,而峨边最远的乡镇在路没修好之前进城要四五个小时,遇上堵车还要下来步行。
为了尽快熟悉峨边的情况,她一边利用晚上的时间阅读峨边的工作报告和相关县情资料,一边白天下乡镇下村查看市中区援彝项目的推动情况。作为领队,最牵挂的还是市中区100多名援彝干部,尤其是在最一线奉献的市中区32名驻村干部,也许自己去看望一眼,至少代表市中区还牵挂着大家。他们遍布在峨边4个乡镇9个村,按要求必须吃住在村,并且因为脱贫攻坚的需要,经常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工作周末的连轴加班。每次去看望,她总会和他们交流工作和思想,鼓励他们要展现市中区干部的良好作风,扎实苦干。女同志心细,朱丹总要去看看他们生活的地方,亲眼见证了最一线扶贫干部的不易,住在简陋的办公室里,一张钢丝床、一把电磁炉、一盏老式电灯、一个烤火器。而山高坡陡的特殊地理环境,一到汛期或者听说路上又出车祸了,她心里都会揪紧,在工作群里叮嘱大家在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大渡河一水相牵,乐西路衣带相连
她牢固树立脱贫攻坚“念兹在兹、唯此为大”的意识,积极投身小凉山脱贫工作。到峨边伊始,为了方便下村,她每天穿着冲锋衣运动鞋奔波在坡陡沟深、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往返在帮扶项目各建设地之间。经过连续10多天的努力,她实地调研了年初确定的全部24个帮扶项目,每到一处,她都要详细了解项目建设的进度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她直接走进贫困群众家中和贫困户嘘寒问暖,收集发展需求,了解民情县情,主动与当地干部交友谈心,把市中区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和彝区干部进行交流。朱丹同志经常说扶贫资金来之不易,我们前线指挥部一定要把钱用好,不能辜负两地党委政府的信任。经过详细周全的调研,结合峨边脱贫摘帽后的发展需要,她在2020的帮扶内容中新增了沙坪镇岩悬村300余亩小米椒种植、五渡镇大村路灯等8个贫困群众覆盖面广、效益好、见效快的帮扶项目,直接惠及贫困村12个,贫困群众400余人。在她的带领下,在市中区援彝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市中区共投入了财政帮扶资金750万元,撬动社会帮扶资金1200万元,实施了涵盖就业、产业、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帮扶项目32个,为峨边彝族自治县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贡献了市中区力量。
她建立了“1+2+N”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前线指挥部连接两区县的作用,提炼了“彝路同行、彝嘉相亲”的工作经验。在她的推动下,两地区县党政深度对接,主要领导互访3次,市中区11个行业部门与峨边11个部门,市中区13个乡镇、村社、支部与峨边13个乡镇、村、支部,10个医院,60多所学校形成结对关系,大家频繁走亲戚,实现思想互通、经验互鉴、资源互享,并开展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活动,把市中区“大后方”作为援彝工作的坚强后盾。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表扬2020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作为帮扶地的市中区,在省内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和彝区贫困县工作成效考核中综合评价为“好”,朱丹获得“2020年度省内对口帮扶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