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03]
文章来源:民盟成都市委会
作者:民盟成都市委会

丹心演绎红色经典  礼赞百年光辉历程

——民盟盟员、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巧茹与《烈火中永生》

                                                                                                                                       陈  向秀兰

 

20218月2420:06-20:31,中央一台黄金时间,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第41集首播,开篇就是陈巧茹主创主演的川剧《烈火中永生》片段。“团结一切力量,为了我们的信仰,不懈奋斗,走向光明”、“头可断、血可流,我的志不挠”、“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短短24分59秒的专题片,3次引用,陈巧茹用土生土长的乡音,演绎了70多年前这片土地上共产党人的英勇故事。该剧的核心人物江姐饰演者、艺术总监陈巧茹是民盟盟员、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

 image.png

 

早在20215-7月,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大型革命历史川剧《烈火中永生》作为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2021年四川省主题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年度项目、成都市党史学习教育主题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在北京、成都演出16场,引起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

 

主题文艺精品  晋京展演成功

“烈火熊熊冲宵汉,英魂永生映山川!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726-730日,大型革命历史川剧《烈火中永生》晋京演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雄壮宏伟的《烈火中永生》主题音乐在北京天桥剧场响起、灯光渐渐亮起,一幅旧时老茶馆的画面浮现眼前,将观众带到了70多年前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烈火中永生》根据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经典剧本《红岩》《许云峰》和《江姐》改编而成,历经一年多的精心酝酿和排练,凝聚了全剧组100多位主创、演职人员对党的敬仰和深情,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

 image.png

川剧《烈火中永生》剧照

剧中以江姐、许云峰的革命斗争活动为中心,讲述了解放前夕,江姐接受党的指派前往华蓥山区开展工作。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她与许云峰双双被捕。敌人妄想在江姐身上打开缺口,却一无所获。在监狱中,她和许云峰带领难友们,同敌人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斗争。他们不惧敌人的威逼恐吓,视死如归,在新中国黎明前夕英勇就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这是发生在四川的故事,讲述的是四川人,我们作为四川人对这个剧有很深的感情。”陈巧茹的话让我们不禁想到,在开国的人民政府6位副主席中,四川人有朱德、张澜2位;在开国十大元帅中,四川人有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4位;在黎明前夜牺牲的著名共产党人中四川人有罗世文、车耀先、杨伯恺、于渊、王干青等,四川人为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而且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关键一着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四川人。这个英雄群体无疑对陈巧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讲好四川英雄的故事,传播好四川英雄的声音,陈巧茹有着非同一般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为了演好《烈火中永生》,陈巧茹和演职人员们重走渣滓洞、白公馆、华蓥山等革命遗址,追溯江姐足迹,寻访红岩精神,全面深入地学习这段历史,精心锤炼打磨细节,通过川剧的艺术魅力和现代戏剧的审美结合,把一个对新中国、对党、对人民“一片丹心向阳开”“千分情万分爱”,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有勇有谋识忠奸,革命到底志如钢”的革命者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生动鲜活,倾情倾力为观众奉献上一场场艺术家的执着和坚守,赢得广大观众、专家、领导的掌声不断、一致好评!

北京观众观看演出后有一个共同感受:接受了一场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通过重温红岩精神,心灵再次受到了洗礼和净化。纷纷表示:要学习革命先烈视死如归、向死而生、永往无前的崇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坚定必胜信念,凝心聚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要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从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奋进姿态,坚定不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烈火中永生》晋京展演系列活动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艺术报、中国青年网、搜狐、新浪VR、北青网、新华网等多家国家级媒体高度关注、追踪报道。

倾情英雄形象  再现党史辉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讴歌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一红船,乘风破浪100年的光辉历程,回顾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主同盟风雨同舟、肝胆相照80载的光荣历史,对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此,作为盟员、成都市川剧研究院行政负责人、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巧茹有着一种神圣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这是江姐留给亲人的遗言。他们也有刻骨铭心的儿女情长,也有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但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了人民得解放,他们视死如归、不屈不挠,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以热血铸就忠魂。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出演江姐一角,陈巧茹对此有着深刻地理解。她认为,“江姐不仅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英雄,同时也是一名挚爱丈夫的妻子、一位柔肠寸断的孩子母亲。”所以在塑造这个人物时,陈巧茹满怀着敬仰和深切的爱,尽量表现江姐的柔中带刚。唱腔方面也注意把握‘高低结合’,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因此,陈巧茹扮演的身着海蓝色长旗袍、外套红色开衫毛衣、一条白色长围巾随着剧情的展开飘飞曳动的江姐,作为平凡的妻子和母亲的痛苦、隐忍和牺牲,作为革命者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凛然献身,一个有血有肉的壮美英雄形象令我们灵魂震撼,精神洗礼!

正如陈巧茹从艺40余载的经验:“只有满怀真情,才能打动观众。”她告诉青年演员们,演戏首先要爱戏,要沉下心来,真正走入角色,走近甚至走进观众心里。

陈巧茹认为,“《烈火中永生》红色经典中扮演革命英雄江姐,对自己是一个思想淬炼、升华的一个机会。将党史学习与艺术创新进行结合,让自己和观众在学习党史的同时,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同时感受川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image.png 

川剧《烈火中永生》剧照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陈巧茹就是这样心怀崇敬,浓墨重彩,匠心倾情塑造着革命英雄江姐。通过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回顾党的革命历程,接受党的精神洗礼,反映共产党人勇于奋斗、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该剧受到了北京专家、领导以及社会各界观众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特别是在京的红色后代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共鸣和震撼。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中国民主同盟发起人黄炎培之孙,爱国民主人士、革命烈士黄竞武之子——黄孟复,率红色后代前来观演并专门送来花篮。他满怀深情地对陈巧茹说:“我的父亲黄竞武就是在解放前夕,在受到国民党特务最残酷的折磨后,被活埋而牺牲的。今天你让我看到了江姐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舍生取义的壮举,也让我更加怀念和敬佩我的父亲。他们那一代人视死如归、不屈不挠,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以热血铸忠魂,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的滋养。我们这个社会就是要通过各种表达方式,来教育引导全国人民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万伯翱,中国传纪学会会长,他是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万里之子,他携红色后代前来观演并专门送上了祝贺花篮。朱德之孙朱和平,谢觉哉、王定国之子谢飘(谢觉哉曾被毛泽东誉为“你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是我的老师,将来仍然是我的老师。”)李大钊孙女、郭沫若之女等红色革命后代也前来观看演出并给予了《烈火中永生》高度评价。

同时,中央第一巡视组组长王怀臣,中国文联副主席董伟,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吴相洪,四川省人民政府驻京办党组成员、驻京机构党委书记李奥博,四川驻京机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潘瑶芳,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著名戏剧理论家、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康式昭,总政原副秘书长姚文怀,北京卫戍区后勤部原副部长王东,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原政治委员杜文彪,北部战区空军副政委张磊等领导,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中国剧协《剧本》杂志副主编武丹丹,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李东才,歌剧、音乐剧评论家居其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丹阳,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陈小涛等文艺界名人名家也观看了演出。

他们说,通过观看川剧《烈火中永生》,重温了红岩精神,心灵再次受到了洗礼,思想再次得到升华。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党史教育课,更深刻的理解了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

在成都观看演出的观众,也纷纷表达心声:榜样力量!《烈火中永生》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image.png 

德艺茹梅守正  扬名中外创新

 陈巧茹的功力、魅力和影响力,在巡演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的100多场演出中,被《欧洲日报》《费加罗报》《世界报》《法国西部报》《莫尔茨》等媒体评价为“文武兼备”“融汇古今”“贯通中外”“全能型演员”。陈巧茹的《白蛇传》在巴黎演出后,引起轰动。《洛林共和者报》在《川剧,令人无比惊奇》的文章中写到:“中国人的《白蛇传》与我们拥有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一样,同属世界文化的精粹。”

《烈火中永生》让观众了解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体会其中蕴含的牺牲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在729日北京天桥剧场召开的《烈火中永生》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对其传递的红岩精神,深刻的思想性、高超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进行了充分肯定。

image.png

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烈火中永生》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建党百年华诞的盛大庆祝活动当中,川剧没有缺席,没有忘记用四川人民创造的独特的戏剧审美形式,反映时代,谱写和礼赞党的百年辉煌历史,意义重大。整部戏的创作和艺术呈现代表了国家级舞台艺术水准,充分体现了四川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谈到,川剧人用自己的坚守致敬经典、致敬传统,令人敬佩。该剧不是单纯的对经典作品的移植,而是对曾经的川剧作品《红岩》《许云峰》《江姐》的再创造,极具创作挑战性。该剧通过经典题材的重新组合提升,弘扬红岩精神,塑造足以代表这一精神的英雄群像,以陈巧茹、蔡少波为代表的优秀主演团队为这部作品创造了成熟的艺术品相和鲜活的人物形象。

中国剧协《剧本》杂志副主编武丹丹强调,《烈火中永生》在表现红色革命文化之外,充分体现了悠久的巴蜀文化。红色题材坚持“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艺术方针,获得新的生命力和新的舞台风貌。新的舞台风貌不仅仅是指舞美更好看和服装更美,而是指当代戏剧人身上的精气神,无可替代。

这些高度评价,也让我们想起陈巧茹多年来为了更好传承、弘扬和传播川剧的茹苦付出。每当面临困难的时候,她总是鼓励自己坚持、再坚持一会,黎明的曙光就会到来。正是在自己无数次的坚持与守望中,才能与川剧同命运共发展。可以说,是川剧跌宕起伏的兴衰经历铸造了她砥砺前行、开拓进取、精益求精的人生品格。2011年,她再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继续努力推动着川剧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先后推出了《好女人·坏女人》《欲海狂潮》《马前泼水》《青春涅槃》《卓文君》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民盟盟员陈巧茹关心着组织的发展。《烈火中永生》饰演孙明霞的虞佳,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因崇敬陈巧茹而加入民盟。

作为四川省政协委员的陈巧茹,为保护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守护和传承川剧艺术积极建言献策。她说,现今顶尖川剧艺术人才已经不多了,希望社会各界能更加重视“活态传承人”。传统艺术需要政府将现有的扶持政策和培育精力集中于“活态传承人”,切实把一批即将“谢幕”的老艺术家和一批刚刚“破茧”的年轻接班人无缝链接。通过制定非遗项目动态监管制度等方式,帮助“半途而废”的传承人重拾项目。

对于川剧艺术的传承与弘扬,陈巧茹认为最见成效的莫过于“走村入校”。因此,从2004年开始,陈巧茹就带领团队一行作为文艺志愿者,携川剧走近校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她亲自开设川剧特色课堂,为学生们讲解和表演川剧艺术。她一边用精湛的表演技艺给学生们展示川剧的具体剧目和人物,一边用最通俗易懂和充满趣味的语言,解析表演中的一招一式,讲解川剧表演艺术的虚拟化、程式化以及舞台时空转换,让年幼的孩子和青年学生们都能学会欣赏川剧、理解川剧,从而爱上川剧,为川剧艺术培养新一代观众和传承人,为传统艺术培植更加温热的土壤。

在生活中,陈巧茹也不遗余力的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为川剧树形象、铸品牌。无论接受采访,亲朋好友聊天,还是各界友人结交,都不时引荐门徒弟子,推广新排剧目,为梨园后辈吆喝“扎场子”。

陈巧茹说,最欣慰的是,2021的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处于极不平凡的历史方位之时,我们以大型革命历史川剧《烈火中永生》演绎红色经典,献礼百年华诞,致敬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并取得圆满成功,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观众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赞誉。

陈巧茹与川剧息息相关,川剧与陈巧茹水乳交融。“尊戏曲本,守川剧正道,呈艺术新风”,在传承与弘扬中让川剧艺术大放异彩,我们想这就是陈巧茹在《烈火中永生》中,倾情表现红色的革命文化,充分体现悠久的巴蜀文化,成功创造了光辉鲜活的英雄形象的密码所在。因为陈巧茹是以英雄的情怀塑造英雄,她本身就是传承、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先锋和引领。

丹心一片塑英雄,百年党史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