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14]
文章来源:民盟乐山市委会
作者:李祥

   9月9日晚上,四川省庆祝第37个教师节优秀教师颁奖典礼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举行。会上,宣读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四川省特级教师、校长的决定》。民盟乐山市文体支部主委、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教科室主任杨琼被省政府授予“四川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

“折翼天使”的守护者

   在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有位守护“折翼天使”的特教教师,她叫杨琼,学生叫她“甜蜜蜜”老师、杨妈妈。杨琼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已有33年,平日里真情地付出可能收到的只是无声的回应,但她常说:“我所从事的是一项充满希望的事业。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每一天都春意盎然。”

   学幼师的杨琼在第一次面对听障学生时还没学会基本的手语,为了快速融入这群孩子,杨琼开始学习手语及听障学生的教学方法。她教学生说话识字,陪他们做游戏,还不断鼓励他们,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爱护。她说:“这些孩子除了听不见,和普通人并没有差别。”学生半夜生病,杨琼冒雨徒步将其送到医院;新来的老师面对课堂上的突发安全事故束手无策时,她便与新老师进行沟通辅导。

   对于培智班的学生,杨琼很难像普通老师那样感受到桃李满天下,但每当学生在生活技能上取得一点进步,她都感到很骄傲,很有成就感。“你只要用心去对待这些孩子,他们也会对你有依赖性。”杨琼说,她在学校时,孩子们会把她围住,拉着她的手,向她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

   她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听说央视《梦想星搭档》节目可以获得捐助,杨琼便用手机录下听障学生张露的视频发到央视。2014年,张露登下舞台并获得捐助,成功接受了心脏手术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张露接受了语言训练,现在已经正常上学了。有时,张露还会拿着爸爸的手机给杨琼发语音:“谢谢老师,我现在非常好。”

   33年前教师节的场景,杨琼至今还印象深刻,那天,一位学生摘下一朵牵牛花递给她,并用手语比划“祝您教师节快乐!”杨琼说:“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特殊教育的发声人

   作为省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每年省市“两会”都不乏杨琼的身影和声音。因为长期关注特殊教育事业,她也多次受到四川新闻网、华西都市报等媒体采访报道。她常说“这是我工作的行业,也是我最熟悉的领域。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我有义务为特殊教育发展奔走呼吁”

   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杨琼建议推进特殊人群中职教育,一是对完成义务教育的视障、智障等特殊人群提供中等职业教育,帮助他们回归社会、自食其力。二是加大对自闭症患者及家庭的关心关爱力度,适度给予帮扶,提高教育康复水平,帮助患儿融入社会。三是将特色教育作为均衡教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予以持续关注和扶持。在市级范围内开展残疾人中职教育,对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学校建立特殊资源教室。

   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杨琼提交了《关于加大财政投入精准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的建议》议案。她指出,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让社会包容多样的生命样态,给予残障人士“尊严”、“平等”、“权利”。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发展特殊教育的核心在教师,他们渴望被尊重,期盼被认可,希望国家颁布“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能够很好的落实,发挥好薪酬对职业吸引力的激励作用,精准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该议案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财政部门负责人多次前往特殊教育学校实地调研,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办理措施。在杨琼的奔走呼吁下,省市财政部门加大了对乐山特校外聘员工的经费投入,外聘员工人头经费从每年3万元调整到每年4.9万元。

   2019年,杨琼撰写的《关于加强学龄后智障人士安置问题的建议》被评为民盟第十届民生论坛优秀论文。2021年,在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杨琼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建议》议案,建议让完成义务教育且有意愿的残疾人都能接受适合的职业教育。

   如今,杨琼多次被乐山师范学院特教学院聘为授课专家,并作为乐山市教科所特殊教育兼职教研员多次深入井研、犍为县指导全市随班就读,亲自担任“送教上门”教师。她还关注自闭症儿童,关注培智生在接受义务教育后的成长发展。“我的工作不会结束,我在岗的一天,就会为这些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杨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