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省人大代表、农业农村委委员,绵阳市农科院薯类研究所副所长,民盟绵阳市农科院支部盟员邹雪建议提升两薯的种薯种苗繁育水平,助力天府粮仓建设。
川小宣
经过您多年多点调研,发现了哪些问题?
邹雪
马铃薯、甘薯同为地下块茎、块根类作物,分别是我国第四、五大粮食作物,具有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双重优势。2023年,马铃薯和甘薯在我省的种植面积1874.3万亩,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0%左右。两薯适应能力强,丰产性好,在我省平均产量1400公斤,百亩连片示范区亩产超过4000公斤,增产潜力大。在近年极端天气频发的压力下,为我省稳粮丰产增收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种薯种苗繁育体系存在问题,除凉山州、达州等地的高山区外,规模化种植马铃薯的种薯省外采购率90%左右,规模化种植甘薯的种薯种苗省外采购率60%左右。近年来,在马铃薯上因北方连作障碍等原因,种薯土传病害,除草剂药害问题日趋严重;甘薯因为无序调种调苗,甘薯蚁象和病毒病日趋严重,外购种薯种苗风险日益增加。我省两薯种源卡脖子问题显现,特别是近两年来,马铃薯秋作面积增大,出现种薯采购难的痛点。种薯种苗繁育体系的不完善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我省优良品种的推广。
川小宣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邹雪
主要原因有:一是种薯繁殖成本高。我省常规繁种体系的成本比北方高50%以上,企业利润低,种薯产业萎缩。二是对使用脱毒种薯、种苗的增产效果宣传还不够,农户缺乏购买种薯意识,种薯种苗公司客户量相对小。
川小宣
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难题呢?
邹雪
概括来说,我建议:
一是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创新品种选育和繁种技术,打破两薯种源被动局面。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鼓励科研院所集中攻关繁种技术。二是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盘棋思路,争取国家对川渝丘陵山区薯类农机装备的研发资金与人才支持。三是加强脱毒种薯种苗的示范宣传,创新推广机制。四是逐步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的种薯种苗生产企业,为我省两薯种源安全提供长久保障。切实解决我省的种薯种苗供应问题,将两薯增产潜力更好地发挥出来,助力乡村振兴和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