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2-12]
文章来源:民盟乐山市委会
作者:民盟乐山市委会

背景情况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出生率持续下降导致适龄入园儿童数量减少,以幼儿园为代表的学前教育机构普遍面临生源不足、招生困难等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3万人,较2022年减少534.5万人。一些民办幼儿园面对经营压力,开始思考如何转型。同时,我国正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幼儿园与养老院在硬件设施上有一定的共通性,同时,幼儿园教师具有良好的亲和力、耐心和爱心,经过专业培训后,可以胜任养老护理工作。

存在问题

幼儿园与养老院在建筑标准、消防安全、环保要求、人才队伍等方面存在差异。一是土地性质、规划用途变更等面临政策障碍,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上进行支持。二是需要投入资金进行适老化改造。尽管幼儿园设施基础良好,但仍需要进行改造。三是管理运营需要调整。四是学前教育从业人员与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在薪酬待遇、社会认同、职业技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建议

探索将部分幼儿园闲置教育资源转为养老服务设施,增加养老服务供给,能够破解幼儿园运营难与社区养老服务不足困境。

一是出台鼓励幼儿园转型养老院的相关政策。在建筑标准、消防安全、环保要求等方面,对幼儿园转型养老院的单位简化审批流程、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降低转型门槛。由政府聘请专业团队对公办幼儿园和民营幼儿园改造进行评估与规划指导,确保改造后的设施既符合养老院建设标准,又能充分利用原有资源。

二是探索幼儿园转型养老院新模式。引进具有养老服务经验的专业人才,充实幼儿园管理团队,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新型服务模式,提升竞争力。借助原幼儿园的品牌影响力和社区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活动,提高新养老院的社会认知度和接受度。

三是健全完善人才队伍转型激励机制。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实施养老护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新设置养老护理院职称系列,为养老护理员打开晋升通道。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支持保障力度,有效提升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水平。三是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切实提高养老护理员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