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9-07]
文章来源:
作者:

  30年前,肩负“探索丘区经济发展、人民致富路子”使命的遂宁开始了探索之路。
  30年前,市委、市政府与民盟四川省委签订的合作协议拉开了“盟遂合作”序幕。
  转眼间,“盟遂合作”已走过30年光阴,助推遂宁走上了一条跨越发展之路。30年携手走过,不管时光怎么变,民盟和遂宁的友谊没变,携手共创辉煌的决心没变。
  同心同愿
  开启盟遂合作篇章
  1986年,刚刚建市的遂宁市委、市政府在探寻:要完成“探路”任务,实现“走在前列”目标,除了团结全市人民共同奋斗外,还必须寻求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多方帮助和支持。
  与此同时,民盟四川省委也在思考:如何与地方所需相结合,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尽一份力?
  随后,中共遂宁市委、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积极主动同省内民主党派联系,很快与民盟四川省委双手紧握。
  一批又一批成都、重庆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民盟专家、教授奔赴遂宁这片红土地,踏上了智力帮扶的征程,拉开了盟遂合作的历史序幕。
  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心愿,不断推动民盟四川省委与遂宁市委、市政府深度合作。这种民主党派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合作形式,在当时是一次创新。
  同心同向
  合作之果越结越大
  叶谦吉、刘佩瑛、杨凤、雷万方、黎汉云、雷起荃、张美年、袁代斌……30年里,一位位专家把心血和汗水抛洒在遂宁这片红土地,也让“盟遂合作”的果实越结越大。
  面对人口众多、资源短缺、基础设施差、农业比重大、工业底子薄、财政实力弱的遂宁市情,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论证,专家们建议遂宁“科技投入领先,种植业起步,养殖业脱贫,发展乡镇企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致富,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奠基础。”
  1987年12月19日,民盟四川省委与中共遂宁市委、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协议书》:聘请300多位民盟专家,组成“遂宁市经济顾问联组”,推动遂宁“科技兴农”,成效很快凸显:1989年—1992年,全市粮食总产连续3年创历史新高,解决了遂宁人“温饱”问题。
  科技兴农取得重大突破,盟遂双方也从中看到了进一步合作的前景,并将目光从农业转到工业。1991年3月5日,民盟上海市委和遂宁市委、市政府举行高层峰会,签订了《科技兴工合作协议书》,将合作范围由农业拓展到工业,有力推动了我市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在盟遂合作的推动下,一大批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2015年,全市GDP增长13.2%、增速居全省第一位,经济总量是1985年的78倍。
  科技兴工喜结硕果,盟员专家的眼光又投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003年4月11日,第九、十届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一行来到遂宁,对盟遂合作来说具有极大的意义:盟遂合作拓展到民盟中央和全盟的定点合作。
  随后,第八、九、十届民盟中央副主席张梅颖,铲起了蓬溪县黑龙凼水库复建工程的第一铲土,标志着黑龙凼复建工程正式开工。在民盟中央的直接支持下,黑龙凼复建工程被国家计委、水利部立项,工程总投资9757万元,牵涉到7个乡镇5万余亩农田灌溉、5.4万人、3.8万头牲畜用水问题。
  蓬溪黑龙凼水库复建,不仅解决了7个乡镇、10万多人口长期缺水问题,而且将在库区形成2.29万亩的青山绿水,建成多党合作、为民谋利的红色文化区和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生态文明区。
  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百余位盟内外专家学者为“绿色发展”献计出力,帮助遂宁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绿色发展规划体系,明确了一条以生态、循环、低碳、高效为特征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升了遂宁的绿色发展优势。
  30年里,“盟遂合作”在经历了科技兴农、科技兴工、能源水利建设、创建西部农村职教基地后,紧随时代步伐,拓展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遂宁绿色发展这一崭新领域。(上接01版)
  同心同德 
合作之辉越闪越亮
  民盟中央名誉主席、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说:“我相信,我们这种真诚的合作,路子会越走越宽,我们的成绩和经验,会不断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丰富内容、增光添彩。”
  30年来,“盟遂合作”紧扣发展主题,依靠民盟强大的人才智力资源,抓住“探路”、实施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一带一路”、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历史机遇,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使盟遂合作在不同历史时期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30年来,“盟遂合作”的合作模式也由最初与民盟省委的合作拓展到与民盟中央的合作,由献计献策拓展到科技兴农、科技兴工、能源水利、西部职教基地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合作,由经济领域的合作拓展到全方位的战略合作,逐步成为新时期多党合作、共同致力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成功范例。
  30年来,通过“盟遂合作”渠道,争取和实施合作项目400多个,涉及农业、工业、文化、教育、卫生、能源水利、绿色经济等多个领域,许多合作项目成为“科学决策的典范,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的典范,世世代代造福人民的典范”。
  30年间,蒋树声、张梅颖、吴正德、李重庵等民盟中央领导多次亲自带队莅遂考察调研,协调合作项目。
  30年来,先后有500多位盟内外专家学者参与智力援遂工作,他们的足迹遍布遂宁的山山水水。在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川中大地上的人们一次次深刻感受到:原来搞养殖和种地还有这么多讲究!原来落后的丘陵地区也可以实现绿色发展、跨越发展!而对那些参与智力援遂的盟员专家们来说,他们的知识和学养,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30年来,尽管遂宁市党政班子已更替几届,但市委、市政府咬定“盟遂合作”不放松。
  盟遂合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创造了新的模式。
  省委书记王东明曾表示,“盟遂合作”意义重大,30年来成效显著,提升了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助推了地方各项事业发展,也促进了民盟自身的发展。他希望认真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完善,为进一步推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发展协商民主、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面对经济新常态,以及“十三五”新起点、新征程,市委书记赵世勇表示,遂宁将继续扛稳“盟遂合作”大旗,不断探索“盟遂合作”新机制、开辟“盟遂合作”新途径、拓展“盟遂合作”新领域,推动“盟遂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力争新形势下的“盟遂合作”有新的更大作为。
  30年的“盟遂合作”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今天,盟遂合作又将开启新征程,同心同行再铸辉煌!
  (记者 田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