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8-16]
文章来源:
作者:武胜县委

民盟武胜县委员会

 

一、武胜民盟基本情况

武胜于1946年初建立民盟区分部,1997年5月成立民盟县委。现有盟员138人(其中离退休盟员35人),大专以上学历109人,占79%;有副高以上职称66人,占47.83%;公务员20人,占14.5%。武胜民盟下设7个支部。有副处级以上干部4人,科级以上干部8人,中小学校级干部4人,县级医院副院长2人。市政协委员11人,市人大代表5人,县政协委员41人(其中常委11人),县人大代表7人(其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人)。

武胜民盟认真贯彻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和民盟中央“人才强盟”战略,致力开拓创新,为武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10年来,民盟武胜县委受到民盟中央表彰2次;受到民盟省委表彰4次,在民盟省委大会交流经验4次;受到民盟市委表彰24次;受到中共武胜县委表彰1次。如今,一个团结友爱、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武胜民盟组织已经形成。

二、健全机制,推动民盟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

民主党派在地方的形象,领军人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只靠领军人物发挥作用是不够的,也是有限的。我们通过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和每个盟员的积极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民盟组织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目前,武胜民盟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力军。

(一)创新管理机制。民盟虽然是一个党派,但不能发票子和帽子,对盟员的约束和管理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坚持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创新管理机制,增强了管理实效。

情感管理方面,我们积极为盟员服务,时刻关心盟员工作、学习、生活和成长。领导与盟员之间,盟员与盟员之间形成了朋友关系。盟员遇到困难,乐意向盟组织倾诉,请求组织帮助解决。一是在政治上关怀。民盟县委领导每年找盟员、特别是后备干部座谈、个别谈心交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愿望,及时予以疏导,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对已经成熟的后备干部,民盟县委全力以赴予以推荐,在政治或实职方面安排,让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去锻炼成长。二是工作学习上关心。盟员非公派援外期间,恰遇单位机构改革,难以及时返回,面临失聘危险,民盟县委领导得知情况后,及时向县委领导汇报,与人事局、水务局协调,促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三是生活上关照。离休盟员生病住院,民盟领导专程看望,并协调其子女所在单位,将工作量减少和工作时间相对集中,能够每天有时间照顾老人。盟员重病住院,民盟县委领导专程看望,送去组织关怀和温暖。离退休盟员整十生日,均落实专人协助筹划、致辞贺寿。每年年末,民盟县委领导都要到基层组织参加总结会、慰问盟员,赠送挂历或慰问品,送去新年祝福。细致温馨的人文服务和组织关怀,强化了盟员的党派意识、归属意识和自豪感,增强了组织凝聚力,形成了团结友爱、齐心协力、追求卓越的武胜民盟精神。

制度是物化的机制。武胜民盟先后修订了49个规章制度。制度涵盖了日常工作规范、中心工作考核、机关效能建设、和谐社会打造、激励奖惩落实等各方面,用制度规范盟务工作,强化组织管理。如规定各民盟支部每年提交1份供民盟县委采用的集体提案;每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每年至少有1份领衔的议案、提案或批评建议;各民盟支部每年至少开展1次社会服务活动,积极参加民盟县委组织的“三下乡”活动等等。目前,武胜盟务工作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轨道。

(二)完善培训机制。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必须完善培训机制。民盟县委每年推荐10余名盟员参加省社院和市、县党校培训。每年举办1~2期培训班。先后举办了新盟员、后备干部、参政议政、统战理论等培训;举办了形势报告、讲座等。主委、副主委授课,邀请中共县委或统战部领导作专题报告。有计划的系统培训,提高了盟员综合素质。中共武胜县委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尽可能安排后备干部参加,协助他们调研、拟写发言提纲,动员他们发言,让他们在公众场合得到锻炼,在领导面前展示才华,为推荐他们奠定基础。在盟内大量使用优秀后备干部,任命他们为各部、室的副职,担任支委,提供锻炼机会,促进成长,为推荐铺路搭桥。

(三)健全推荐机制。武胜民盟注重人才培养和推荐,每年召开后备干部推荐会,将盟内的优秀人才向中共武胜县委推荐。一是把握机遇,做好盟员的政治安排。选派驻会副主委到统战部协助工作,变被动安排为主动参与,及时掌握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做好推荐工作。2011年是换届年,民盟界别分配了5名市政协委员,通过多方推荐,实际安排了11名盟员任市政协委员。在职盟员政治安排有65人次(省、市、县人大代表分别为1、5、7人,市、县政协委员分别为11、41人),特约“四员”8人。二是实职推荐坚持“三结合”。一是口头推荐与公文推荐相结合。主委在适当场合,口头向有关领导推荐优秀盟员,让领导了解盟员,关注成长,为选拔奠基。干部调整前,民盟县委以正式文件推荐优秀盟员,供中共县委考察和选拔。二是广泛推荐与定位推荐相结合。得知某一职位适合盟内后备干部条件时,主委向有关领导专题汇报,定位推荐,增强推荐的针对性。三是民盟组织推荐与盟员单位推荐相结合。得知盟员所在单位有职位空缺,主动联系单位领导,分别以单位党组和民盟县委名义推荐,形成合力,增强推荐的实效性。良好的政治和实职安排,为履行参政党职能提供了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四)丰富活动机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组织活动能充分体现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武胜民盟十分重视,精心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组织活动坚持“六个结合”:与传统节日、庆典开展茶话会、系列活动相结合;与国家重大政治活动开展征文、知识竞赛、召开座谈会等系列主题活动相结合;与各类调研、视察等参政议政工作相结合;与政治交接学教活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与社会服务、扶贫济困等工作相结合;与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相结合。

以2011年为例,在民盟成立70周年暨武胜民盟成立65周年之际开展了系列活动:出版了武胜民盟65周年组织志、武胜盟务工作掠影影集,举办了盟务工作照片展,召开了以文艺表演为主的庆祝大会。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民盟省、市领导的好评。建党90周年开展系列活动:组织盟员参观毛泽东、刘少奇纪念馆,缅怀中共领袖人物和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参加“唱红歌、读党史、看红色影片”活动;组织盟员撰写庆祝建党90周年理论文章,收到各类征文20余篇,获县级奖5篇;组织盟员文艺骨干参加建党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座谈会,用史实和祖国的巨变讴歌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各民盟支部分别开展了“瞻仰邓小平故居”、“纪念华蓥英烈”、“寻访娘子军足迹”、“追悼闻一多”,“瞻仰南湖红船”等活动。还召开了国庆、中秋节座谈会,重阳节组织退休盟员外出考察;举办新一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培训和外出考察等活动。通过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强化了思想建设,增强了组织活力,凝聚了人心。

(五)实施考核机制。武胜民盟实施了考核机制。一是强化内部考核。民盟县委制定了《民盟县委评选“先进民盟支部”的条件》、《民盟县委评选“优秀盟员”的条件》、《民盟县委评选“参政议政先进个人”的条件》和《民盟县委××支部××年度目标考核》,将“班子建设好、组织活动好、参政议政好、社会服务好、本职工作好、组织观念强”等6类目标细化为26项子目标,对各民盟支部实施目标管理和考核,充分调动了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二是科学应用考核结果。我们争取中共武胜县委支持,出台了《关于加强盟员教育管理的通知》,其核心内容是:各单位要保证盟员参加组织活动时间、经费,对盟员实行双重考核,互通情况,共同使用考核成果。各单位将民盟县委表彰、各项活动竞赛奖励纳入盟员评优晋级加分范畴。通知的出台为民盟与盟员所在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桥梁和考核机制,调动了盟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六)落实激励机制。从1998年起,我们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每年召开盟员大会,对涌现出的“先进民盟支部”、“优秀盟员”、“参政议政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对于热爱组织,积极参加组织活动,本职工作好的盟员,民盟县委积极向中共武胜县委组织部、统战部和所在单位推荐,注重加强实职或政治方面的安排,从而在盟内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对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的盟员,劝其退盟1人,起到了明显的教育作用。严明的奖惩激励机制的建立,调动了各民盟支部和盟员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武胜民盟管理机制的创新,形成了上下良性互动、义正风清、纪律严明、团结思干的良好局面。

三、近五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武胜民盟在民盟省委、市委和中共武胜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基本建设成了一个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讲纪律、讲奉献,社会形象良好的战斗集体。

(一)参政议政成绩显著。五年来,盟员中的省人大代表领衔提议案8个,批评建议12件《华西都市报》、《四川权力报》、省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盟员中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领衔提出批评建议25件,提案73件,被确定为重点督办的提案3件,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1件。被民盟市委采用并作为市政协大会发言的调研报告2件,集体提案6件;评为一等奖的调研报告2件,评为优秀提案6件。民盟县委6次被民盟市委评为“参政议政先进集体”,23人次评为“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二)社会服务效果明显。五年来,组织科技界盟员到清平、龙女等10余个乡镇举办大春种植、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等讲座5次。发科学养猪、养家禽、甜橙种植等科普资料5万余份。到种、养殖专业大户家里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为农民致富增收提供帮助。医卫支部利用“献血日”、“糖尿病日”、“艾滋病日”等,在10余个乡镇和新农村院坝开展义诊,送医送药3800余元,义诊病人1000余人次,义务B超100人次,有1480人次接受医疗卫生咨询服务。发放了科学育婴、各种常见病防治方法等卫生宣传资料6万余份。在乡镇医院查房、会诊35人次,培训B超人员3人。到敬老院慰问“五保老人”,送去价值2300余元的慰问品,义务体检156人次。教育界各民盟支部分别到乐善高中、清平、西关等20余所中、小学开展“烛光行动”,举办讲座5次、上示范课100余节,培训教师1500余人次。帮助设计建设花台、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捐赠价值1500余元的体育器材、用品。民盟小学支部定点帮扶民办学校,开展联合教研,上观摩课,促进了该校的发展。全县盟员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和建“同心林”、“张澜故居林”等捐款5万余元。

民盟县委支持社区建设,五年捐款1万元。组织盟员为社区家长学校授课。支持偏僻农村小学改善办公条件,筹集资金1万余元,为晏家坝、普建小学捐赠电脑(含桌椅)2套,教师办公桌椅10套。为街子初中捐赠价值1.5万元的会议桌椅;支持农旺警务室建设,捐赠了价值2000余元的办公桌椅、文件柜,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筹集资金6万余元,为街子、真静修便民路3公里。

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德城鸡业、四川杰象药业、重庆佳玛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落户武胜,为武胜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本职工作建功立业。全体盟员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成绩显著。社会事业系统争取项目资金达4.5亿;历年高考增长率居全市第一;参加省中小学艺术人才大赛,武胜获奖人数占全市2∕3教育局获教育部“全国成人教育先进集体”奖。卫生“降消项目”工作代表四川省通过了卫生部督导,县医院成功创建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代表广安市接受省妇儿工委《两纲》督导,获省妇儿工委通报表彰。成功承办第16届全国定向运动锦标赛,荣获“全国定向运动锦标赛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建议,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并采纳。财政系统的盟员积极参与财政改革、管理和监督,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资金调度和监管。主管财政投资评审项目229个,标底资金5.58亿元,节约财政资金4297万元。教育界盟员发挥“名师”、教研组长、教学骨干作用,投身教研教改,所教学科参加会考、升学考试成绩名列市、县前茅。辅导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成果展”,2人获“金星奖”、1人获“银星奖”,受到中国教育学会、中国科学与艺术学会等单位表彰;农业界盟员深入养殖场和基层,指导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科学种养殖,帮助农民致富增收。卫生界的盟员为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争创三乙医院和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献计出力。盟员获各级奖励300余人次;各级刊物发表论文或论文获奖430余篇。

四、工作体会

(一)县委重视支持,是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得到中共县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推进民盟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一是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民盟县委坚持党的领导,及时向中共武胜县委请示、汇报工作,互通情况,争取重视和支持,构建了和谐的政党关系。二是畅通知情渠道。中共武胜县委每年召开人事安排协商会、情况通报会、征求意见会。县政府将民盟作为部门参加县委、政府召开的各种会议,让盟员及时了解国情、县情,畅通知情渠道,有利于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三是加压驱动。中共武胜县委、县政府每年给民盟下达各类年度目标任务,接受目标考核,对民盟机关工作加压驱动,推动了武胜盟务工作。四是提供经费保障。中共武胜县委重视统战工作,将民盟的培训、考察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2010年开始,将民盟基层组织活动经费、每年召开盟员大会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民盟履行职能提供了经费保障。

(二)主委带头抓,是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要将“人才强盟”战略落到实处,主委重视与否是关键。武胜民盟十分重视组织建设和后备干部的培养、推荐工作,将组织建设和后备干部培养、推荐工作纳入了民盟县委重要议事日程,同研究、同部署。主委亲自抓组织建设和后备干部的培养、推荐工作,出台了《关于后备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形成了齐抓共管局面,有力地推动了盟员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

(三)强化机关建设,是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民主党派的主委、副主委多数是兼职,他们担任了人大或政府、政协的领导,有十分繁重的本职工作。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来考虑和从事盟务工作。一个民主党派组织活动的好坏,凝聚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民主党派机关干部的思想、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亲和力、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民主党派机关建设,提高民主党派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是做好民主党派工作的关键。民盟武胜县委机关多措并举强素质,着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窗口型、服务型机关。五年来,民盟机关干部有20余人次受到民盟中央、省委、市委和中共武胜县委、县政协等单位的表彰,4人次年度目标获得优秀等级,武胜盟务工作也独具特色。

(四)有为有位,是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要得到党委县委、政府重视和支持,必须发挥自身作用,体现自身价值。一是本职工作建功业。盟员中的拔尖人才、名师、名医多,本职工作业绩突出,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单位表彰的盟员多。二是参政议政创实绩。武胜民盟充分发挥参政党职能,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深入调研,积极为武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献计出力。三是服务社会作贡献。卓有成效的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工作,扩大了武胜民盟社会影响,塑造了良好的参政党形象,也为群众正确认识民主党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武胜民盟的“有为”推动了“有位”,促进了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形成组织发展良性循环。

(五)强化机制建设,是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民盟既然是党派,就应该有党派的规范和纪律,不能混同于普通的学术组织、群团组织。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规范组织活动和行为,塑造良好的参政党形象。如果一个党派在当地有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地位,才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吸收到更加优秀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建设,是推动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武胜民盟在中共武胜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作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其他民盟组织相比,还存在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各地先进盟务工作经验,推进武胜盟务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