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文章来源:民盟宜宾市委会
作者:陈明本

黄庭坚曾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然而,今天能静下心来阅读的人越来越少了。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沉浸的是手机、电脑、网络、百度、音频等碎片式的阅读。知识的获得越来越容易,却再少有了在书页批注、钻研的读书境界,精神天地的宽度在变窄小,厚度在变浅薄,个人精神不知寄存何处。

阅读的核心不仅仅在于“阅读”本身,而在于对深度的思考、对厚度的体验;阅读的根本,也不在于事功,而是精神世界的逐步构建。

越是浮躁时,纯粹的、独享的、安静的阅读,就越不可少。读书无小事,书是灵魂居所,是一个人“精神的自留地”,标识出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底蕴和生命厚度。底蕴决定的是自由精神的限度;厚度决定的是生命承载现实的质量。

人的气质尽在读书时。读什么书,往往成为一个读书人的精神符号, 读书,既为摆脱世俗的束缚和牵累,退向自由天性的回归,同时,也为登上人生的下一个台阶积蓄精神与生命的力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古人讲,进而入仕,退而读书。

在文化日渐扁平且大众化之时,读书是“典雅”文化生活的最后追求。交游唱和、文会雅集……隔绝尘氛,成就真我。因为不带有丝毫功利目的、只求艺术精神的畅游,走入精神的高处,以“雅”之高远,远离“俗”之平庸。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书可以。如果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那就有无限的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一瞬间,人才是真的老了。人这一生,一定要有别人拿不走的东西,你读过的书,就是其中之一。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让自己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有一种严肃力量推动你往前走。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会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趣、会思考的人。我们没有办法无限延续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和厚度,读书便是最好的方法。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倡导全社会要加强读书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作者:陈明本,男,民盟宜宾市委会原副主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馆特约馆员、中共宜宾市委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社会事业组副组长。